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龙腾盛世春满园 热辣滚烫启新章——山西阳高县龙年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综述
2024年03月01日 16:05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3月1日电 甲辰新春,山西省阳高县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观灯展、看烟花,阳和大地洋溢着浓浓年味儿。赏非遗、逛庙会,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

  2024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阳高县以“龙腾盛世 春满阳和”为主题。推出了六大主题共16项节庆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占领城乡文化主阵地,让广大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人间烟火气,欢乐祥和过大年。

  璀璨灯火迎春绽放

  新春佳节赏花灯,是延续千年的传统民俗。龙年春节期间,阳高街头各式花灯流光溢彩、斑斓夺目,缤纷彩灯与万家灯火交相呼应,为广大群众呈现了一场璀璨夺目的新春灯火盛宴。

1

  在县城主要道路搭建的彩门,以龙、祥云、福字等为设计主体,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出浓浓的中国年味儿,预示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福气满满。在长青街十字路口重新搭建的玉皇阁,承载着阳高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数代人的成长与变迁。飞檐之下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阳高的繁华景象。

  县城的主要街道悬挂着红灯笼,街道两侧的树上、绿化带装饰了形状各异的彩色串串灯:有红色的福袋、红底黄字的中国结……五光十色的彩灯铺满了整个县城,与万家灯火融为一体,将新春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郁。西北示范小学门口树梢上挂满诗词灯,明亮的灯带勾勒出诗词字句的一撇一捺,给县城增添了别样的文化内涵。

  不仅在街上挂灯,家里也装饰了各色彩灯。湖南媳妇第一次来阳高过年,被阳高县各家张灯结彩的年味震撼,她将这赛博朋克风的视频发到网络,被浙江日报新媒体官方账号以“这样的张灯结彩太酷了!”为题进行转发,吸引了不少外地网友前来一睹真容,对阳高的浓浓年味儿点赞叫好。

  天上圆月高悬,人间彩灯万盏。随着夜幕降临,元宵节灯展的所有观赏点全部亮灯,五彩斑斓的礼花竞相绽放,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在阳和大地缓缓展开。在县城的政府街广场、云林公园广场、火车站广场,灯展成了各乡镇以灯光艺术形式传递魅力的独特表达方式。极富阳高特色文化元素的灯组,不仅增强了灯展的艺术吸引力,也助推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众熙熙攘攘穿行在灯的海洋中,或驻足赏灯,或合影留念,享受着闲适与欢乐。

  将期待写进烟花,把祝福融入焰火。2月26日,正月十五晚,阳高县2024年焰火晚会璀璨上演,以漫天绽放的华彩与绚丽,为全县人民带来了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和诚挚美好的新春祝福。朵朵烟花在夜空交织绽放,打造出多彩绚丽的视觉盛宴。各种造型的烟花时而如柳丝垂入夜空,时而如花雨洒落天际,构成飞珠溅玉、瑞气千条、银光万道、美轮美奂的壮观奇景。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这美丽时刻,并在五彩斑斓的焰火中寄望月圆人满。

  民俗非遗“热辣滚烫”

  写春联、逛庙会、猜灯谜,春节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温暖幸福的记忆。赏非遗、看街头行进式表演,多彩项目丰富多彩,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二人台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阳高的一张经典文化名片。节日期间,无论是春晚舞台、还是元宵节街头行进式展演,二人台久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县城全民健身广场,从2月21日开始,连续四天的二人台展演,聚合了人间的“烟火气”,将热腾的气氛、婉转的唱腔、节日的喧闹一一浓缩其中,凝结成了阳高人不褪色的文化记忆。

  “还是书法老师现写的春联更好看、更有意义!”2月6日,在阳高县“手写春联 送祝福进万家”公益活动现场,正准备购买春联的徐可欣拿着一幅书法老师手写的春联,连连点赞。春节前夕,县文旅局、县文联邀请了书法老师挥毫泼墨,手写了三千多幅春节对联,在县城社区、云林公园开展送春联公益活动。还组织书法老师深入社区、农村,送春联五千多幅。

  “这个灯谜我知道!”

  一排排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悬挂着的灯谜让居民群众争相竞猜……2月23日、24日晚,云林寺南门传来阵阵欢笑声,“欢乐挂红灯 有奖猜灯谜”活动在这里举办。民众穿梭在灯谜之间,认真思考,争相猜谜,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喜迎元宵佳节。

  逛庙会是传统民俗,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春节期间,千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有500年历史的云林寺被装点得喜气洋洋。悬挂祈福牌、游大雄宝殿,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欢声笑语弥漫在整个庙会现场。密迹金刚、散脂大将、大雄宝殿……大殿展柜内摆满县文旅局精心设计的9种文创产品,展柜旁不时传出赞叹声,大家久久驻足,边听讲解边看展品,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元宵节街头行进式表演是春节文化活动重头戏。2月24日,正月十五,晚上6时许,阳高县城云林路—辕门街—阳和大道县城主干道万人空巷,2024年元宵节文化活动街头行进式表演活动进入高潮,多彩非遗和传统民俗尽展风采。一辆辆彩车绚丽登场,一队队秧歌热情舞动,一个个具有浓郁阳高特色的表演韵味十足。

  来自各乡镇、社区办和各系统的共19支文艺队伍2300多人参与表演,为万余名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视听盛宴。身着节日盛装的锣鼓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敲起奋进的锣鼓,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如春雷滚滚催人奋进,展示了阳高人民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婉转动听的鳌石赛戏,喜庆的大头娃娃,憨态可掬的吉祥物,还有舞龙、旱船、高跷等非遗文化传统项目,让观众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好多年没看到热闹的元宵节活动了,孩子也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场景,十分开心。”专程从太原回阳高过元宵节的曹越说。

  由教师代表组成的教科系统文艺队,将非遗文化秧歌与流行元素舞蹈相衔接,为全县人民送上浓浓节日祝福的同时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大家的喜爱让我们整支队伍都充满动力,希望明年把更加精彩的节目呈现给观众,继续通过舞蹈给全县人民带来红火年味。”舞蹈队负责人杨立续说。

2

  好戏连台古今交融

  春晚作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的开端,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也是众多游子在外寻觅的暖慰“乡音”。经过认真筹备和多次彩排,2月4日,“龙腾盛世春满阳和”阳高县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帷幕。

  原创歌曲《相聚阳高》唱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舞台剧《杏泉沟喜事》通过明暗对比的灯光视觉、精彩而独具韵味的语言特色、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演绎出乡村振兴美好图景,跳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满满幸福感;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大同数来宝创始人柴京云、柴京海表演的节目《美美哒》诙谐风趣、极具特色,让欢笑声充满现场。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张彩萍带来的北路梆《龙抬头》,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传统剧种的独特韵味。

3

  小朋友撑起半台戏,歌曲《中国美》的伴舞小演员们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舞台上的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天真烂漫、新颖别致的表演带来了浓浓春意,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不止春晚节目,听曲看戏,也是许多阳高人正月里必备的仪式感。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一,阳高县开展春节元宵节戏剧展演系列活动,以县工人文化宫为主阵地,引进多场精品剧目展演,耍孩儿戏《喜荣归》、北路梆子《穆柯寨》、传统晋剧《忠报国》……非遗剧目展演好戏连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雁北耍孩儿代表性传承人王斌祥、国家二级演员李刚、山西省第二十届艺术“表演一等奖”获得者樊志伟等各路名家先后登台,让观众们过足戏瘾,在余音绕梁中感受非遗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据县文旅局副局长杜雅楠介绍,阳高县春节期间共举办戏剧展演18场,观众达10万人次。

  书画艺术最能体现阳高作为文化大县的深厚底蕴。2月6日,阳高县举行2024迎新春晋冀蒙三省区六县书画展、迎新春摄影展开幕,活动展出的80余幅书画作品、121幅摄影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让前来观展的群众在丰盛的文化“盛宴”中感受浓浓的“年味”。

  除了文化底蕴深厚,阳高县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节日期间,县体育运动中心还精心组织了乒乓球赛、羽毛球赛、中国象棋赛及优秀健身项目展演等体育活动,吸引社区居民、返乡大学生、退休职工等近500人参与其中。乒乓球场上左推右拉,羽毛球场上大力扣杀,象棋桌前激烈角逐……大家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欢度新春佳节。

4

  网络联动精彩纷呈

  线下活动丰富多彩,线上活动火热举办。春节前夕,“塞北福城·美丽阳高”2024阳高县网络短视频创作大赛正式启动,鼓励参赛者创作出内容形式生动活泼、有烟火气、既吸引人又有深度的作品,展现“塞北福城,美丽阳高”的城市形象和阳高文化大县的深厚底蕴,记录新时代阳高人民的奋进故事和美好生活,展示阳高县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元宵节期间,众多网络红人关注阳高县节日活动,博主“天下看大同”“黄毛摄影”“高远摄影”“拾影社影像”“马杰微电影”“微笑大同”等网络自媒体,通过短视频作品展示节日年俗,传播非遗的魅力,营造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

  除了短视频大赛,阳高县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线上开展了年画展、美术展等活动,激活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营造文明祥和的节庆氛围。

  春节近,乡愁浓。节日期间,阳高县融媒体还通过官方账号对阳高县春晚、元宵节街头文艺表演进行同步直播,让无法现场观看表演的游子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欢乐。“走遍三晋大地,还是觉得阳高人最淳朴!”“真不错!”“向阳高县文艺工作者致敬!”……精彩的演出,点燃了阳高人心底最柔软的乡愁,众多游子和关心阳高发展的网友纷纷点赞留言,感慨阳高巨大变化的同时,祝愿阳高发展越来越好。(完)

  (周振宇)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