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黎城:一个山区小县的逆袭

黎城:一个山区小县的逆袭

2021年01月25日 21:38 - 来源:中国新闻

  眼下,虽已是年末岁首,但地处太行山腹地的山西长治市黎城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喜讯一个接一个:2020年1-11月,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市第三。一至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一;11月13日,黎城县兴诚双创孵化基地启动运营;11月24日,“春和景明”黎民广场揭牌;11月27日,黎城县被山西省农业厅授予“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底前,随同“两个收官”交账,全县“向人民报告”重点项目将达到26个,正在谋划的“两新一重”项目按照“十四五”规划依次铺展,无论是党的建设、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社会民生事业都在发生着“质”的提升,实现逆袭。

黎侯古城历时十年终合拢。张洪波 摄

  黎城之变,变在方法创新上:黎城底子薄、基础差,还是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县中的唯一“非贫困孤岛”,虽独具自然、历史、红色“三遗汇集”之天赐禀赋,但一直在突围上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转型发展举步维艰而又势在必行。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一个历史的转折,县委始终强化党建引领,大力倡导“课题式三合一”工作法,一法为统,一通百顺,推动破解了一批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黎城之变,变在转型发展上:工地机声轰鸣,项目如火如荼,在接续奋斗的新征程中,“三大板块”现代产业集群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黎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发展更稳健,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黎城之变,变在城市面貌上:路宽了、街新了,城中有了美丽的黎民广场、中阳公园,教育街直通东湖游园,“三大组团”城市建设让这座千年古城露出了优美的天际线,花放山城让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黎城之变,变在创优环境上:县委常委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基础上,带头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打破传统保守的思想桎梏,创新提出“创优环境、全优全创”,以“企业办事难、基层办事难、群众办事难”问题为切口。县 5 位主要领导率先示范,累计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4901 个、解决 4780 个,带动全县“创优环境、全优全创”实现全域全方位全覆盖,力戒形式主义,横扫顽瘴痼疾,黎城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发展动能越来越强劲!黎城来一次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序幕也由此展开。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黎城县扶贫开发中心提供

  三大板块筑巢引凤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黎城底子薄、基础差,经济体量小,这是黎城产业现实。上世纪 80 年代,黎城一度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90 年代末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黎城工业一度陷入困境。煤炭黄金十年,受煤炭挤出效应影响,作为“无煤县”的黎城工业经济逐步与其他县区拉开差距。此后,虽有采矿、钢铁、焦化等产业,如果按照传统思维去发展、去参与区域竞争,现有“里子”很难支撑产业大梁。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16万黎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县委、县政府履职为民的最大动力之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黎城全面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及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及长治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工作部署,科学审视自身优劣和全国百强县市发展模式后,集体研究提出建设“山区田园综合体标杆县、能源革命东出太行桥头堡、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三大板块发展目标,牢牢把握“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的工作导向,统筹全县农业、工业、文化旅游提质发展,为黎城未来的发展搭建起三大招商平台,全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下“快捷键”。

  ——农业上,奋力打造“山区田园综合体标杆县”。长期以来,黎城气候条件优越,但农业生产大多属于自然经济状态。在脱贫攻坚收官、乡村振兴接续之际,黎城结合自身禀赋,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山区田园综合体标杆县”破题农业产业,带动全县农业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成功招引落地了一批以长寿果乡、农业生态园、黎侯宴酒业文化产业园、黎侯康养小镇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去年 11 月 23日,山西连盛集团黎城县百万旱鸭北马基地首批鸭苗投放入栏;12月 1 日,新大牧业 50 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和强力支撑,将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黎城虽然是山区小县,但气候条件好,平均气温高,又是水利大县。长期以来,良好生产条件只囿于传统小农经济范畴,并没有形成大的、成熟稳健的农业产业,更谈不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即使有一些涉农企业,规模效益不大,辐射范围有限,带富能力不强,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和 50 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步也必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产业支撑的龙头带动作用。”黎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霍晓勇说。

  “脱贫攻坚是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部署,在落实常规举措基础上,创新开展深度贫困户、稳定脱贫困难户和重点人群(边缘户)等三轮全县性筛查,然后精准实施一户一策。特别是针对今年疫情影响,县里专门拿出专项资金设立 1117个扶贫专岗,确保全县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截至目前,全县3532 户 7923 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10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02 户 225 名边缘易致贫人口全部解除致贫风险。”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县扶贫开发中心主任靳伟说。

  “现在百万旱鸭北马基地已陆续投放 15 万只鸭苗,下一步还要持续投放。鸭苗的饲养周期是一年半。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安置就业岗位3000 个,带动1100 余户养殖户,3000 余户家庭脱贫致富。50 万头生猪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测绘相关前期工作,确保 2021 年 3 月底前具备项目开工条件。”谈起全县目前两个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县畜牧中心主任田红强信心满满。

  “我们立足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从乡村振兴入手,全力以赴打造‘山区田园综合体标杆县’。目前,我们以长寿果乡为龙头的‘1+6+N’田园综合体集群初步建立,黎侯康养小镇列入全省康养计划重点支持计划,致力打造黎城旅游集散中心、太行最美田园小镇、中原养生产业典范。百万旱鸭、50 万头生猪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的有序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将会逐步变为现实。”黎城县政府副县长江永兴说。

裕福氢能综合利用项目。郭亚飞 摄

  ——工业上,奋力打造“能源革命东出太行桥头堡”。上世纪 80 年代,黎城造纸厂、黎城水泵厂产品一度成为部优产品,畅销海内外,“五小”企业在长治市独占鳌头、在全省名列前茅。然而,随着煤炭黄金期的到来,黎城作为无煤县和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县中的“非贫困孤岛”效应,“造血”功能不强,“输血”来源匮乏,发展动力不足。为此,黎城县在充分分析县域实情基础上,抢抓国家赋予山西能源革命综改试验示范区的政策机遇,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等发展优势,在工业发展上定位打造山西“能源革命东出太行桥头堡”,着力在全省能源革命转型中“分到一杯羹”。

  “我们立足资源、区位、交通优势,一是对传统铁矿产业转型升级,引进的裕福氢能源工业综合利用项目即将点火烘炉,通鑫钢渣固废回收利用项目屡次刷新落地黎城项目的建设、投产速度记录。二是按照硅矿、硅加工、太阳能光伏组件,打造太阳能硅产业链。目前,250 兆瓦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新能源项目如期并网发电,冶金法年产 1000 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铸锭示范项目如期投产。三是适应京津冀能源需求,立足山西东向出口能源外输,建设洗配储运一体化能源输出基地和智慧能源物流港,打造‘能源革命东出太行桥头堡’。通过积极争取,长治市钢铁产业将在黎城整合布局,未来,黎城将形成 1000 万吨钢、400 万吨焦的千万吨级绿色精品钢铁基地。”黎城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申晓峰介绍。“我们对标江浙,在工信局设立重点项目驻局办公室,‘让企业在工信局有了自己的家’。同时,向企业派出服务人员,包联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让更多企业享受‘最多跑一次’便捷服务。”黎城县工信局局长郭亚飞说。

太行深似海,波澜壮天地。杨江贤 摄

  ——旅游上,奋力打造“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往,在山西旅游版图上,黎城整体存在感不强,除名扬在外的黄崖洞,其他景区景点小而散,形不成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实际上,在黎城北部约 30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山、水、林、田、村”等优势旅游资源为一体,自然、文化、红色、民俗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只是藏在深闺无人识。为此,当地积极谋划打造“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重点依托“三遗汇集之地”资源,谋划实施以中太行山黄崖洞 5A 级景区提升为龙头,以中太行(中惠旅)洗耳河景区、四方山景区、壶山温泉度假区为标志的 10 大文旅项目。目前,晋道房车露营地、中太行四方山景区如期建成运营,壶山温泉被列为山西省首批“太行人家”,“太行丹泉田园小镇”初具雏形,“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被写进2020 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省太行板块中率先破题。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石培华表示,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定位是,依托中太行山富集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发挥其生态优势和农业基础,全方位打造山地度假胜地,太行旅游地标,构建康养山西首选地,太行板块突破口。

  2019 年,湖南长沙中惠旅集团正式入驻黎城开发洗耳河景区。站在山顶俯瞰,雄奇蜿蜒的太行山峰上,悬空栈道沿着山腰向远处延伸,玻璃栈道、观光索道轮廓初现。山下盆地中的田野、民居恰似一幅民俗风景画。湖南长沙中惠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此前托管运营过许多景区,相比之下,黎城太行山水资源堪称上品。此番和黎城方面合作开发景区,当地官方政务服务高效,营商环境良好,这是促使我们远道而来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黎城文旅产业的勃发不仅是在洗耳河景区。在四方山景区,2020年国庆假期,落成不久的高老庄窑洞酒店接待了首批尝鲜游客;在晋道房车露营地,周边省市的游客常常让这里一票难求。

  长治市黄崖洞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韩志斌介绍,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在旅游产品上和周边景区形成差异,在产业集群上借势突破,在景区开发上多元合作。未来,黎城依托“三遗汇集”的资源禀赋、地处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中太行”旅游品牌。

  今日之项目就是明日之投资,今日之投资结构就是明日之产业结构。2020年1月18日,山西省召开全省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省委书记楼阳生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树立“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这也正是黎城县近年来全县上下加快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共识共举,在“三大板块”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下,2020年,黎城县共谋划项目 136 个,其中 81 个重点项目中已建成 22个,在建 41 个, 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的 18 个。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全优全创、动力转换,正在成为黎城发展新常态,山区小县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壶山温泉,太行人家。黎城县文旅局提供

  三大组团扮靓城市

  美丽黎城呼之欲出

  黎城,古黎侯国所在地,置县千年以上。抗战时期,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就位于这里。

  然而,这样一个“有味道的太行山城”却长期面临老城韵味不彰,新城规划缺失,古城产业欠缺的尴尬,历史欠账较多。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黎城发挥县城有山、有水、有树、有沟、有古建、有历史底蕴的特色,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为切入点,桥北新城、桥南老城、黎侯古城“三大组团”整体规划,五大片区分步实施,形成老城、新城、古城“三城一体”大县城框架格局。

  2019年国庆节,县委机关大院旁边修葺一新的小广场正式对外开放。熙攘的人流让这里热闹非凡,晨练者在这里打卡健身,过往行人在这里驻足休憩,休闲的群众在这里读书下棋、谈笑风声……

  2020年11 月,汉唐风韵的黎民广场如期对外开放,百家姓、年轮喷泉、黎民广场赋、以及一块简单普通地砖上的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造型,整个广场,仿古建筑在保留地域文化符号的同时,也迎合了现代生活需求,文化蕴味十分深厚,驻足其间,让人流连忘返。白天,人们可以在“百姓茶馆”喝茶聊天,可以在“东(西)会客厅”畅谈未来,也可以在文化剧场唱歌跳舞,欣赏会展、感受千年赋蕴和绿植美景;华灯初上,这里成了网红直播、舞动旋律的好地方。人们都说,县里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中阳公园,依托原有山、水、沟壑、梯田等自然景观,园林工人依山就势整理护坡、提升景观,将一处原本杂乱的臭水沟改造成城市中心景观带,花放山城,活力四射。已部分开放的中阳公园内,周边居民将其视为茶余饭后休闲放松的去处。土生土长的县城居民张芬说,“过去,黎城既小又破,近几年,黎城城市面貌改观很大,功能逐步完善齐备,我们生活的这个家园正变得生态宜居,越来越美。”

  与此同时,县城“三大组团”各区域均衡发展相应的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公用配套设施,以及正在建设的综合文体中心、人才公寓,让人们看到不一样的黎城,县城建设品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近几年,黎城城市风貌的悄然提升,也牵引着诸多黎城游子的乡愁。在黎城贴吧,有网友表示,“近些年,每次回家都能发现黎城新变化,老家越来越美,越来越漂亮,这让自己对外推介家乡有了底气”。

  “我们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争取棚改资金4.46 亿元、配套资本金 1.12 亿元,打了一场漂亮的棚改大会战,今年所有棚改腾退土地主体将全面建成,力求把短板补齐、把长板拉长,形成古城、老城和新城‘三城一体’的大县城空间格局,打造独具太行山味道的花园山城,拒绝千城一面。”黎城县副县长程宇波说。

  接下来,黎城县将全面落实中央及山西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有效的城市治理,持续推进组团式大县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黎侯古城、花园山城、美丽新城、幸福黎城”,一个独具太行山味道的美丽黎城呼之欲出。

黎民广场。常利北 张洪波 摄

  更新官场思维

  改良施政土壤

  作为太行山一隅,长期以来,封闭、保守、憨厚、老实一度是外界给黎城贴上的标签。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黎城之所以能发生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在于各级领导的关注与支持,也在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持续提升,在于全县各方面环境的持续创优、变优。

  2018年,湖南长沙中惠旅集团来到黎城开发景区。从湘江之滨来到太行山上,湖南团队在领略太行山水雄奇的同时,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一过正午时间,就很难找到营业的饭店。在黎城,想用网约车甚至也不太方便。中惠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述负责人的感受,可谓黎城发展桎梏的一个缩影。

  “一个地方要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对于黎城来讲,则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因此,县委从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入手,在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打出‘请进来’‘走出去’‘课题化’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组合拳,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来黎授课,选派干部外出跟班学习,对标先进发达地区,把外地先进经验和黎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带动和促进当地干部面貌、作风、工作效能发生质的提升,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短短的几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黎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任江鸿说。

漳河滩中药材(程家山乡)基地。程家山乡政府提供

  2018年10 月,黎城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郭爱君随团赴浙江温岭跟班学习一个月,感受颇深,直言“非常震撼”。

  “刚到温岭市委党校,潘校长给我们上课,自嘲温岭人的精神就是草根、青藤、野狗,最大特点是吃苦与胆量。很多温岭人在创业初期都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忆及外出学习,郭爱君说,温岭人的精神品质、温岭的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自己深感震撼,也直观看到了差距。

  郭爱君说,温岭以前人多地少,资源缺乏,多年来也未享受倾斜性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政府的开明,人民的聪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营商环境优良完善。截至 2017年底,温岭有企业 2.5 万余家(其中工业企业 1.5 万余家),规上企业 800 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138 家,钱江摩托等9 家企业成功上市。反观黎城,当时全县共有企业 675 家(其中工业企业 427 家),规上企业仅有 11 家,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和温岭相比,营商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浙江台州要求办理时限最多30 天,温岭市只要 28 天。黎城至少需要3个月。

  从“开眼看世界”到“返乡干事业”,从头脑风暴到岗位创新,一批批“黎城郭爱君”悄然改良着当地的施政土壤。

  从2017 年至今,黎城“请进来”49 期培训 12000 余人次;到河北涉县、江苏邗江、浙江温岭、福建福清等地“走出去”跟班学习 4 期 206 人;赴港澳学习 2 期 45 人,小分队学习90人,“职业导师制”传帮带157 人。

  外出学习触动思想,返回岗位更新思维。作为追赶者,黎城的改革创新发展面临着诸多新课题。如何解决本领恐慌?黎城推出“课题式三合一”工作法,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引导当地干部按照“课题研究——项目招商——成果落地”三步骤,化被动机械式工作为主动研究性工作,转变执政理念,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促进成果转化,让官员成为行家里手,让创新成为一种风气。

  “目前,我们累计公示推进各类重点课题71 个,课题化推进89类241 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工作课题化、课题项目化、项目成果化在全县蔚然成风。”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岳保国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内追一流、外创全优’为统领全县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全面创优环境,全面提质发展。”

晋道房车露营地:国际标准,华北一流。

  梳理地方文化

  接续历史文脉

  作为千年古县,黎城历史文脉传承有序、地域特色文化鲜明。

  黎城现存隋碑记载,黎城为“炎帝获嘉禾之地”,春秋战国时的黎侯国国都名“耒邑”,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女娲补天、蚩尤争天、许由洗耳、燕王争雄、西伯戡黎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均产生于此。北齐摩崖造像、宋代文庙、元代圣源王庙、天齐庙、城隍庙、许由洗耳河、塔坡西周古墓等文化古迹遍布黎城大地。上党落子、黎侯虎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黎城还是中华黎氏的根祖地,现建有黎氏先祖纪念广场,世界黎氏定期不定期回乡祭祖。

  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但在文化软实力塑造和对外影响力上尚有短板。延续文脉、留住乡愁,是黎城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2020年国庆节,黎城县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协会揭牌。县委、县政府专门为此设立办公场所,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确保研究出来的成果系统、完整、权威,不断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一个山区小县如此重视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文脉殊为难得。

  黎城县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协会副会长王苏陵说,“过去,黎城地域文化研究、传承大多是民间自发,依靠情怀单打独斗,缺乏系统性梳理和权威性输出。协会成立,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借助平台进行持续、长久的弘扬与传承。”

  2020 年, 黎 城 推 出《 黎城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五年规划》,从制度层面予以确认。

  黎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明认为,地方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文脉的核心所在、文化底蕴所在。同时,地方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地方文化,接续历史文脉”是要解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终极追问,既关乎灵魂滋养,更关系现实发展。有鉴于此,黎城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来培植。内追一流,外创全优。黎城每一个追梦的姿态,都将走入人心、植入大地,被定格为历史,而历史终将铭记奋斗的足迹!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